171 各方齐聚长安城

清水菊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阅屋 www.shuyuewu.io,最快更新空间之妇唱夫随最新章节!

    杨惟爱拿下江宁城的三天内,城外一片旷野暂时充当了刑场,三天之内血流无数。

    经历过那场宫变的人仿佛回到了十四年前的长安,那一次也是血流满地尸横遍野,只是那次的执行者和观刑者,此次很多都成了刀下亡魂,其中包括巴家父子,包括皇后李氏娘家那一支。陇西李氏对于他们这一嫡支的全军覆没很识相的沉默了。

    见识过江宁城外狂轰滥炸那一幕的人,回去后都心有余悸大病一场。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恐惧的,他们被杨惟爱的决绝吓坏了,或者说被杨惟爱的武器吓坏了。陇西李氏嫡支消亡,自然有其他人补上,族长总是有人做的。

    杨惟爱毕竟做过那么多年公主,且是当储君培养的,对于江宁城的正常运作轻轻松松发了几个指令,也许是她却是很有能力,也许是大家怕了大长公主,总之三天来江宁城就没出一件事,安静的就像没有三天前那场血战,国主也没换人一样。

    杨惟爱此时最大的问题是国都定在何处。

    慕扶疏倒是无所谓,毕竟对她来讲哪里都可以住,在前世她住国外都能安之若素,这一世嘛,只要和三郎和家人在一起,无所谓在哪里定居。

    杨惟爱和慕扶疏商量不出什么,转头又招来崔元启,后者当然是建议定都长安,只因新君姓杨,乃大隋杨氏后人,自然还是要回长安才可以。

    慕扶疏见杨惟爱纠结,又看了看江宁城的皇宫,大兴宫已经烧毁,剩下的东宫和掖庭宫在她看来小的可以。就算以后三郎的后宫只她一个,这小家子气的皇宫她也不喜欢,再一个就是长安的皇宫是现成的,大兴宫还要再造,这就是一个大工程了,主要是会影响三郎的登基。国不可一日无君,她也不希望夜长梦多。

    第四日。杨惟爱果断下令。定都长安,也就是说三郎不需要到江宁,直接去长安就是。

    慕扶疏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三郎。算起来。三郎他们应该会比他们先到长安。

    当晚慕扶疏就将宫中库房“洗劫”一空,又将这几天那些豪门贵胄源源不断送上来的贺礼也全数装好,全数装入空间。只待和杨惟爱轻装上阵,赶回长安。

    江宁城这么大一摊子。当然不能就此扔下,崔元启居然自告奋勇留守江宁。杨惟爱大笔一挥,封他为江宁郡守,将整个江南道划给他治理,慕扶疏也拿出高产水稻稻种和小麦种。将育苗种植方法抄录后给了他,将崔元启激动的几乎老泪纵横,慕扶疏这才发现在他云淡风轻的外表下绝对有一颗济世安民之心。

    九月二十六。杨惟爱和慕扶疏领着两万兵马风尘仆仆赶到长安,正好比三郎他们晚回来了一天。

    蜀王和崔崇瑜带的十多万人在路上因为气候环境及战争等原因折了一万多。回来时由于崔崇瑜、杨翁和三郎执意要去长安,蜀王虽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却也知道绝对不能让他们单独走,便也跟着到了长安。

    长安此时早就没有哀帝时候的繁华。

    哀帝在时,虽然少有建树,至少也是没有战争,百姓安乐。赋税也不重,粮食不说年年丰收却也能温饱。

    宫变之后王氏强令士族搬迁,有底蕴深厚不惧王氏的,少数留了下来,多数回了祖地,长安便渐渐空落了,尤其是迁都前已经开始起了旱灾,很多良田也空置下来,晚上走在长安的街道上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脚步声跟随,根本不能想象这就是当年灯火通明彻夜欢歌的长安城。

    长安曾经是汉王封地,自他投靠蜀王后,因为身子不好,最近更是卧床不起,唯一的小孙子也病病歪歪,长安王不过挂着个名头,如今王氏被诛族,原先任命的官职基本都作废,很多官员都弃官逃跑,只有那些两袖清风真正为百姓着想的还留在远处,长安令就是其中之一。

    长安令黄启军跟着汉王投靠蜀王,后将嫡次女嫁给陈坤年,之后又带着红薯种子回到长安,此时已经种了一季有了收获,且最近长安也下了几场雨,干旱有了很大缓解,百姓们都在说是王氏遭了报应,苍天终于降下甘露。

    总而言之,干旱是因为王氏篡位,下雨是王氏被灭,天道终于回归正常。

    杨惟爱原先的长公主府还在,只是破败了。原先种满了名花异草的花园子里杂草丛生,二三十亩的人工景观湖里全是淤泥和杂草,屋子里也是灰尘淤积,门窗破败,看上去很是凄凉。

    杨惟爱和慕扶疏到了长安第一时间就是去长公主府,这时候崔崇瑜和杨翁也点齐了人马前去,在门口遇上了。

    崔崇瑜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上杨惟爱,他踏上府门前最后一级台阶的右脚一下子踏空,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还是身后的杨翁扶了他一下,免去他从九层高阶上滚下去的惨祸。

    崔崇瑜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杨惟爱,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杨惟爱今日穿着一身大红织锦绣百花胡服,下穿红色阔腿裤,腰间别着马鞭。其实她一开始看见的人是杨翁,刚要喊出声,却见杨翁前面那个穿着一袭褐色短打的男子猛回头,见了她就一脚踏空差点摔下台阶。就在他一眼间,她认出了那个人是崔崇瑜。

    两人相对无言,杨翁站在崔崇瑜身后看着杨惟爱,眸中看不出喜怒。

    杨惟爱愣怔了一会,在看到崔崇瑜微红的眼圈后微微颔首一笑:“崔郎。”

    崔崇瑜还没来得及回答,杨惟爱已经将视线移开,对着杨翁甜甜一笑:“文郎,一路平安否?”

    杨翁笑眯眯上前,仔细看了看她的脸,笑道:“瘦了。”

    杨惟爱嘟嘴:“想你想的呗。”

    慕扶疏看着年过三十的娘亲做出这一番小女儿娇态,余光又不小心瞥过崔崇瑜五味杂陈的脸,简直不忍目睹……

    没见崔崇瑜双拳紧握,双肩抖得像过电一样?

    慕扶疏再也看不下去,走到崔崇瑜身边挡住他看向杨惟爱的视线:“阿爹,三郎呢?”

    崔崇瑜艰难的将视线转移到慕扶疏身上,勉强露出一个微笑:“在淮王府。”

    淮王在长安当然也是有王府的,当年他就是在淮王府长到了五岁才被送走,虽然他的记忆只有那个逼仄的小院,至少他知道淮王府是他的家。

    慕扶疏不想搀和到三角恋爱中去,眼珠子在三人身上打了个转,转身对杨惟爱道:“阿娘,我去看看三郎,你这边有这么多人帮忙,想来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规整好。等屋子弄干净了我再来。”

    江宁城带来的东西都在慕扶疏身上,说好了先将屋子打扫好了再摆家具的,现在又这么多人帮忙,慕扶疏还是去找三郎的好。

    杨惟爱同意了,让她酉时再过来,那时候屋子应该修整的差不多,可以规整内室了。

    杨翁派了一对人给慕扶疏带路,骑着马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慕扶疏感叹不愧是长安,瞧着马路宽敞的,四车道还嫌多,想起前世影视作品里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心中不由得豪情万丈,觉得不久的将来自己和三郎也能做到这点,到时候这四车道说不定还要拓宽到六车道八车道……

    跑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前面领路的士兵渐渐放慢了速度,回转身对着慕扶疏行了个礼,指着面前的围墙道:“这就是淮王府外墙了。”

    慕扶疏放慢速度,沿着外墙往前走,不大会儿功夫就到了大门口。两扇斑驳的大门正开,台阶上有斑斑痕迹,门槛还断了一截,门匾早就没了,从大敞着的门往里看去,能看见地上很多青砖翘起,还有褐色的污渍。

    想起淮王满门被诛,慕扶疏觉得那褐色应该是干涸的血迹。

    三郎他们虽然是昨天到的长安,到达时已经入夜,晚上还是在军营休息,早上才进的城,其实也就比慕扶疏她们早了半日。

    蜀王自然是去了汉王府,崔崇瑜和杨翁说好了去长公主府修屋子,三郎便带了人来淮王府,慕扶疏倒是他也不过到了半个时辰。

    慕扶疏进了王府,沿着照壁进去后就是一个大院子,后面有一条长廊,仔细看能看见长廊外边的廊柱上有刀砍过的痕迹,檐下做的一排观景长椅上也有斑驳的褐色痕迹。沿着长廊往里走,便看到一个荒废的水榭,再往前有三个院子,慕扶疏不知道该往哪走,左右看了看,选了右边那个。

    三郎此刻正凭着记忆往前走,想找到自己住的那个小院,不知怎么却总也找不到,当年他在淮王府就是个比下人好一些的存在,出小院的次数局指可数,唯一有印象就是给杨惟爱祝寿那次,也是被乳母抱着匆匆进出,此时连那院子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都记不起。

    慕扶疏进去时正看见三郎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天,一脸迷茫和忧伤,慕扶疏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肝一阵酸软,恨不得将三郎拥进怀里揉搓一番……(未完待续)

    ps:年底各种忙,几乎不能保证更新。儿子考的不错,打算新年带他去北京玩。亲们有好的建议吗?尤其是住宿方面,要交通便利离*近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