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西军内讧(下)

胖子的幽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阅屋 www.shuyuewu.io,最快更新风帆战舰最新章节!

    1653年五月十五日,孙可望和李定国双方军队在广西桂林灵川县,分别距离十里下营。

    孙可望统兵十七万列营三十六座,树栅连营,纵横两百余里,皆傍山林下寨;

    李定国六万人布列三营,军纪严明,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五月十八日,孙可望在军帐召见了张胜。

    孙可望说道:“尔可率领武大定、马宝选铁骑七千,连夜走小路至桂林城下暗袭之。城中有王尚礼、龚彝等为内应。尔一入城,则定国知家口已失,不战而走矣!”

    张胜听令后,即率领马宝、武大定趁着夜色,走小路悄然朝桂林杀去。

    孙可望与李定国原先约定二十一日会战,为了能使张胜、马宝军有更充裕的时间奔袭桂林。

    孙可望推迟了交战时间。

    孙可望自以为计划周全,万无一失,却没有料到他的这次出兵讨伐李定国、刘文秀师出无名,部下将领内心都不愿意内战。

    而且白文选等人与李定国、刘文秀长期同甘共苦,更不愿意自相火并;

    而由刘文秀部队改编的旧将马进忠、马惟兴、马宝等人又不满孙可望久矣。

    于是,作为前线总指挥的白文选私下同马惟兴、马宝约定阵前反戈,文选还以视察前线为名亲自驰入定国、文秀营中通报消息,说:“此时宜速出兵交战,马宝、马惟兴及诸要紧将领已俱有约,稍迟则事机必露,断不可为矣。”李定国对白文选的来意还存有戒心,犹豫不决。

    刘文选急切地说:“若再迟,则我辈死无地矣。有一字诳皇上、负国家,当死万箭之下,我当先赴阵前,汝等整兵速进。”

    说完,刘文选上马飞驰而去。

    奉命领军偷袭桂林的马宝也写了密信差心腹人送入李定国营说:“张胜等已领精兵七千往袭桂林,桂林若破,则事不可为。必须明日决战,迟则无及矣。”

    李定国听了白文选的意见,又在十八日晚上读到马宝的来信,这才相信对方是真心相助自己的,当机立断传令各营次日出战。

    十九日天还没有亮,李定国兵马开营出战。

    孙可望看到也立即挥军迎敌,双方交战于桂林灵川县。

    一开始,孙可望立于高阜观战,看李定国军队势弱,即命诸营全军出击。

    白文选看到孙可望来势汹汹,李定国军形势危急,当即亲率五千铁骑连同马宝军联合杀入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

    孙可望后军给“战友”从后突然一击,顿时大乱,四下逃散。

    李定国看到趁势挥军进击,孙可望军大乱。

    杀败孙可望后军,白文选叫手下大呼:“迎晋王!迎晋王!”

    十几万大军顷刻瓦解。

    孙可望见形势陡变,在少数兵马保护下,仓皇西窜。

    路过兴安时,马进忠不仅“闭门不纳”,还派出一支军队追击,“使疾走,无得集众”,孙可望匆忙逃往贵阳。

    张胜、马宝、武大定所统七千精骑取小路经五日夜急行军已进抵桂林城下,马宝惟恐城内疏于防备,故意沿途焚烧房屋,使偷袭变成了明攻。

    城内王尚礼等听说孙可望之兵已近,正准备上城接应,却被李定国部将靳统武率亲军看守,动弹不得。

    这时,兴安大捷的露布已星驰送到桂林,靳统武命人把捷报传令桂林,安定民心。

    张胜带兵至桂林城下准备攻城,忽然看见李定国报捷露布,知道孙可望大军已败,原先约好充当内应的王尚礼又音息全无,城上防守严密,只能退军。

    回城的路上又碰到李定国回援之师,张胜欲夺路而逃,挥军死战,李定国军因灵川大战之后急救根本,路远兵疲,几有不支之势。

    马宝为扭转战局,在张胜阵后连放大炮,拥兵杀来,与李定国军前后夹攻。

    张胜大吃一惊,说:“马宝亦反矣!”收拾残兵败卒突阵而逃。

    第二天,过沾临贵,驻守该地的总兵李承爵原系他的部将,率兵来迎。

    张胜喘息方定,正向李承爵叙说战败原因,忽然左右冲出数人,出其不意把张胜擒缚。

    张胜斥责李承爵道:“汝为部将,何敢叛我?”

    李承爵回答道:“汝敢叛天子,吾何有于汝乎!”张胜被解至昆明处斩。

    九月下旬,孙可望奔回贵阳,命留守大将冯双礼带兵把守威清要路,并同他约定如果刘文秀追兵到来即连放三声号炮报信。

    冯双礼已经知道孙可望兵败如山倒,出师时兵马十七万,返回贵阳只剩随从十五六骑,因此他决定改弦易辙,不仅不帮助孙可望稳定贵州局势,反而在文秀追兵尚未到达之时就下令连放三炮。

    孙可望听见号炮,以为追兵已到,连忙带着妻儿和随从出城东奔。一路上经过新添卫、偏桥、镇远、平溪、沅州,“各守将俱闭营不纳”,“所至城门昼闭,呼之再三,仅垂大筥盛壶飡饷可望;且有不应者”。

    曾经不可一世的“国主”孙可望众叛亲离,成了丧家之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孙可望决定投降清朝。

    他对寥寥可数的随从人员说:“今为李定国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数茎头毛,行当投清师以报不世之仇耳。”

    行至湖南靖州,其中书舍人吴逢圣任靖州道,率所部迎接。

    孙可望曰:“一路人心俱变,惟有投清朝可免。”

    于是遣杨惺先先往宝庆(今邵阳)向清方接洽投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