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朱载熙番外

慕容红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阅屋 www.shuyuewu.io,最快更新昏君自救记最新章节!

    朱载熙番外

    正德四年,大明朝迎来了普天欢庆之事,皇后娘娘为大明朝诞下了一对儿龙凤胎。看小说最新更新来乐文小说网,http://www.lwxsw.org/

    千古大吉之兆!

    可惜的是,皇后娘娘一命呜呼,两个孩子甫一出生,便成为了失母之人。

    天残地缺,人世本难全,皇后娘娘福寿不厚啊!

    这些私言私语似乎就没少过,正德皇帝的态度却是奇怪。

    当然,许是一心沉浸在一朝得子的喜悦之中,压根儿就顾不上别的也说不定。

    不过皇后娘娘夏氏福薄的名声,还是众人认可的。

    小皇子,小皇女显然是陛下的心头肉哇!大家听说了陛下将两位小贵人安置在乾清宫之后,齐齐地发出了如此的赞叹。

    陛下大婚四年,大明迎来了新的继承人,可喜可贺!

    为了给小贵人添福添寿,除了大赦天下之外,皇帝陛下又是施粥,又是散药的,总之浓浓的舐犊之情。

    皇帝陛下和天下众多的父亲一样哟,并无其他特殊之处。

    朝臣们的感觉并不是很明显,可是朱厚照身边的“八虎”可不一样,他们是深知皇帝本性的,也是陪着这位经历过那些荒唐岁月的,现在亲眼目睹陛下为小贵人换尿布,抱着哄着他们入眠什么的,刘瑾等人恨不得自己眼瞎了事!

    跟民间的传奇故事一般,让人觉得无法相信!

    不过事实就在眼前,大家不相信也只能相信了。

    而且这位的占有欲简直爆棚,即便是乳母,也不能和两位小贵人待的时间过长。

    除了哺乳时间外,乳母一般不能出现在两位小贵人眼前。

    当然,身边伺候的宫人也是如此,每过上一段时间,两位小贵人身边伺候的就会换上一批。

    即便是皇帝信任有加的“八虎”,也不能太过靠近两位小殿下,就更甭提是太后娘娘了。

    皇室还未曾有过龙凤胎的记录呢,现在大明皇室迎来了第一对儿,自然是有大气运之人,太后娘娘想要和孙子亲近一二,也属人之常情。

    可惜,皇帝陛下压根就不让太后碰自家的宝贝儿子和闺女!

    简直心塞!

    双方的关系本来就处于冰点,现在更好,老死不相往来了。

    皇帝每天的“晨省昏定”,都是挑好了时间,在慈宁宫外磕头了事的。

    双方的关系都恶劣到这个地步了,朱厚照怎么可能会将自家孩儿交给太后抚养?

    太后自然也发现了,心中不满那是肯定的。

    当然,她从来就没有满意过朱厚照。之前也许会掩饰一二,保持个面上的光鲜,现在么,大家都撕破脸皮了,太后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了!

    皇帝是个狠人,太后也不遑多让就是了。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之间的争斗,却也不会影响到朱载熙和妹妹的美好幸福生活的。

    兄妹俩自小生活的环境就特别地温馨,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好一个好父亲!

    作为大明王朝的帝王,为儿子闺女制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是很简单的。

    正德七年,三岁的朱载熙从大皇子成为了太子殿下,人称“九千岁”!

    至于小巧可爱的小公主,封为了宁安大长公主。

    宁安,宁安,可见皇帝陛下对于公主的期许,一辈子幸福安宁!

    尽管被封为太子,可是朱载熙并没有搬去东宫,而是继续和妹妹住在父亲的乾清宫中。朝臣们觉得此事不妥,不过皇帝任性起来,别人没法子,所以只能装作不知道。

    九千岁的太子殿下开始了自己启蒙的苦逼日子,即便如此,太子的先生,都是皇帝千挑万选之后,才决定下来的。

    杨一清领衔的先生团队,囊括了各个领域的出类拔萃者。

    好在这些人都不是刻板之徒,对于教导太子殿下也抱有极大的热忱,誓要教导出一代有为明君。

    皇帝陛下生怕累着了太子殿下,这位九千岁的课程都很有趣,甚至就是宁安最为喜欢的画舫钓鱼,也算是一项功课,更甭提什么蹴鞠之类的了。

    玩闹这方面,当今肯定是行家,太子年纪还小,大家都觉得应该是苦读,好生养成习惯的阶段,不过皇帝却是持相反意见。

    他以己度人,小时候多苦逼啊,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能有八个时辰是用来玩的。

    不过他的幼年可是一点儿也不幸福,所以现在能为儿子闺女创造一个星湖的童年,皇帝陛下觉得自己绝壁是个好爹。

    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甚至因为太子殿下的教育问题,杨一清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和皇帝陛下斗心眼,耍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可惜,最后还是皇帝赢!

    所以,宁安能将御花园子里的锦鲤钓上来送去小厨房,弄熟了吃!

    太子殿下能将国外进贡的珍奇猛兽弄过来给自己当宠物。

    先生们提心吊胆,生怕太子殿下会成为第二个幼年时期的皇帝陛下。

    好在经过他们的种种努力(请直接忽视这种脸上贴金行为),太子殿下健康成长了,而且还一天比一天优秀。

    不管是读书还是骑射,太子殿下都是尽了全力的,大明后继有人,朝臣欣慰不已。

    对于朱载熙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宁安大呼小叫,老爹宠溺一笑,至于他自己,躺在画舫上正大光明地躲懒。

    这样的岁月一直持续到了自己出阁读书,似乎一下子自己和宁安就长大了。

    时间飞逝,长大了的太子殿下的作息,终于恢复到了正常,少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太子殿下的功课加重了许多,不过这是他愿意的。

    杨一清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他让太子殿下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他要承担的是大明的江山,要背负的是天下万千人的福祉!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那么这就是个极大的杯具!

    太子殿下终于认真起来了,这让杨一清等人觉得欣慰的同时,也让皇帝觉得悲哀不已。

    不过尽管如此,他也没得选择,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大明的一切都是他的,所以,能早早地意识到这个,皇帝陛下也觉得挺欣慰的。

    太子越发地刻苦,皇帝就越发地纵容宁安,几乎是上天入地,都不会拦着的态度。

    太子殿下不仅没有嫉妒之心,反而长兄如父一般地,一起地纵容着妹妹。

    要不说是能让人人满意称颂的大长公主呢,宁安不仅没有因此而骄纵,反倒是气度俨然,一派皇家公主气度。

    所有人都在想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歹竹出好笋,这不科学!

    劣迹斑斑的皇帝陛下,竟然能有两个人见人爱的孩子,真是不科学!

    这种腹诽之言也只能让自己苦逼,反正是无法诉之于口的,省的脖子上面的脑袋不保。

    十二岁出阁读书,这已经是皇帝陛下刻意压制的结果了,至少比起八岁什么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杨一清等人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太子殿下的优秀有目共睹,作为先生,这个时刻自然是最骄傲的。

    皇帝对于他们的赞赏也不吝言词,好玩意儿也赏了不少。

    成就感爆棚!

    正德十九年,朱载熙身边来了一位大才少年人。

    状元郎杨慎!

    阁老杨廷和之子!

    号称“无书不读”!

    身为年轻人,自然是有好胜心的,作为太子,尽管一直表现的很是谦和,不过朱载熙骨子里的傲气是掩盖不住的。

    两人一见面,那自然是另一番的地动天摇!

    好在二人都是优秀之人,都是鹤立鸡群的那只鹤,所以出现的并不是敌对,而是惺惺相惜!

    当然,双方都是有节制的,又都是有意结交,所以意外地成为了一辈子的好基友!

    杨廷和致仕乞休,皇帝陛下将自己的爱女宁安长公主下降杨慎为妻!

    让很多人感叹莫名,杨家依旧简在帝心啊!

    要知道,公主殿下,可是皇帝和太子爷的心头宝,现在竟然不顾规矩,许给了杨慎。

    这是让人羡慕嫉妒杨家!

    至于恨,倒也不至于,杨廷和一辈子虽然得罪人无数,不过他身后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团队,现在杨慎接手了老爹的政治遗产,继续带领这些人前进。

    有团队的好处,那不是一星半点儿的,目前的杨慎可不尽然了解。

    不过他有的是时间。

    正德二十五年,皇帝退位,太子朱载熙成为了大明朝的新任皇帝。

    真正地坐上大位,成为了天下之主之后,朱载熙似乎才能明白为何有那么多人想要成为皇帝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位置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日子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而且有一个人人称颂的父亲,似乎也不尽然都是好事儿!

    老臣们倚老卖老,动辄上皇如何如何,陛下您应该如何如何。

    起初朱载熙还听的乐呵,人人称颂父皇,他这个当儿子的,荣耀啊!

    可是时间久了呢?掣肘的局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朱载熙还能乐呵的下去吗?

    这个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很多先生们没有教过的东西。

    当然,父亲早有准备,告诉了自己很多,为自己准备了许多。

    朱载熙在感激父亲一片慈父心肠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

    志得意满的皇帝陛下终于沉下心来做事了,老臣们也不都是不识趣儿的老东西。

    他们的职责完成之后,很多人就选择了告老致休了。这实在是个明智之举,贪心之人往往晚节不保。

    朝堂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少年天子,生机勃勃的朝堂,即便是不为别的,为了子孙,老大人们也不会占着屁股底下的位置不动了。

    朱载熙尽管面对的局面比较好,国盛民强,不过也不是没有危机。

    蒙古小王子如今已然成为了一代枭雄,平定了部落间的种种纠纷之后,这位蒙古的新任可汗又来扣边了。

    要说朱厚照若是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么这位曾经的蒙古小王子便是了。

    应州大捷之后,虽然为大明迎来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不过没有彻底地扼杀这种潜在威胁,也算是个遗憾吧。

    现在好了,朱载熙有机会能完成父亲的遗憾了。

    蒙古可汗扣边,正是朱载熙建功立业之时,这位也不是个善茬儿。

    杨一清这些做先生也只能将这一切都归咎为上皇的教导了。

    他们教给皇帝的可都是“温良俭恭让”,从来没有什么睚眦必报、以牙还牙之类的。

    所以说,皇帝如今这样,也只能是上皇的功劳了。

    不过对付入侵者,倒也真不能心慈手软,一次性打趴下了,他们就老实了。

    尽管有些学究们对皇帝上疏,咱们要仁义宽大为怀,不过大部分的朝臣们还是认同皇帝的策略的。

    仁义宽大为怀的老学究们被送去了战场,不为别的,让他们瞅瞅凶残的蒙古人那点儿值得大明将士宽大为怀了。

    有一个,算一个,如果能从战场上活下来,你再来和我谈什么叫“宽大为怀”。

    皇帝陛下蔫坏蔫坏的,赶路十几天的老学究们面露菜色,现在求饶认错还来得及吗?

    现在是不可能的!

    这十几位,最后壮烈殉国,皇帝竟然无耻地拿着他们之死,号召百姓入伍,抗击蒙古人!

    死了都不得安生!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自此,大明朝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宽大为怀”了。

    对付侵略者,那就是一个字儿:杀!

    打疼了,打怕了,他们就老实了。

    这是朱载熙从父亲那儿学到了,各种新式的虎蹲炮,不要钱似的往西北送。

    当然,还有几门仿造的佛郎机人的臼炮,这东西虽然好使,可是架不住现在大明的工匠水平不够,没法子大规模地建造,所以全大明也只有这么几门,皇帝为了消灭蒙古人,也是拼了。

    其实佛郎机人的臼炮还没有大明的虎蹲炮威力强盛呢,更甭提臼炮了,这是朱厚照的手笔了。

    这一次的战争,死伤惨重,大明投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火铳,各式的大炮,在空阔的草原上,蒙古人就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曾经的蒙古小王子,如今的蒙古可汗,只能带着自己的部落不停地北迁,西迁。

    花了五六年的时间,举国之力,花费无数,死人无数,总算是在光熙十年,平定了北方的蒙古!

    光熙十年,上皇驾崩!朱载熙成为了没爹的孩子,天塌了一样让人崩溃。

    为帝十载,威严日盛的朱载熙忧伤的日子可不算少。

    皇帝陛下因为守孝之故,一直茹素,到了三年孝期结束,这位竟然继续茹素,皇后娘娘没法子了,求了大长公主去劝阻。

    让杨慎抓狂的是,他家夫人,竟然也开始茹素了。

    分桌而食什么的真是心塞!

    不过到底是皇帝和公主的一片孝心,别人又能说什么呢?

    皇帝陛下任性起来,简直发指!

    好在这些都是小事儿,这位在正事上一点儿也不糊涂就好。

    解决了北方的蒙古之后,大明的江山算是稳固了,威胁没了,人就变的安逸起来了。

    皇帝的这幅做派落在朝臣的眼里,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杨慎作为好基友,好臣子,自然是要劝谏的,可惜的是,这次,他失算了。

    杨慎一朝被发配到了云南,尽管日子过的也算是逍遥,外加上他们是亲戚,可是杨慎失宠真是一件大事儿!

    杨氏一系的官员被贬的贬,流放的流放,从杨廷和开始,到人之中年的杨慎,父子俩经营了几十年的势力,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陛下只是在气头上,应该很快地就会将自己的黄金搭档召回来了,不过可惜的是,杨慎在云南待了十年。

    这下子,大家总算是彻底地死心了!

    没想到皇帝竟然绝情至此,宁安带着子孙们跟着丈夫一起流放云南,并没有一句抱怨之言。

    即便是杨慎,似乎也活的洒脱至极,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怼之言。

    人们也只能称赞杨慎高风亮节之士。

    至于光熙帝为何要这么做,后世有两种说辞,每一种都颇有道理,不过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是了。

    一是,皇帝为太子清理朝堂,为他将来铺路。这也有道理。

    曾经的明武宗就是这般做的,杨廷和,王守仁等老臣彻底地退出朝堂,为太子殿下铺平了道路。

    现在的光熙帝,为了儿子,让杨慎一系退出朝堂,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种说法么,就是从杨慎说事儿了,这位是个淡泊名利之人,所以是主动求去。

    这也能解释为何大长公主平静地跟着丈夫子孙离开京城,迁往云南了。

    至于真正的历史真相,不得而知。

    而后,作为杨慎副手的张居正冒头了,成为了内阁首辅。

    张居正尽管在历史上的评价很有正面意义,不过此人为人么,并不如他的名字那般正便是了。

    不过皇帝要用的是他的才华,至于人品问题,只要他不咬自己一口,那就随便了。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光熙帝似乎并不理会张居正的出头是否光明磊落。

    即便是没有了“一条鞭法”,张居正在首辅这个位置上干的也不赖。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打击贪腐,肃清朝堂,张居正仍旧是后世的“神相”。

    光熙帝对于张居正的倚重就如同当初的杨慎一般,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君贤相,美名传天下。

    光熙帝在位三十年,五十岁那年选择了退位,成为了上皇,他的儿子登基,成为大明朝的新一任帝王。

    不过这位太子殿下并没有像他爹那样美好的岁月。尽管他是嫡长子,不过后边一母同胞的弟弟一大堆,太子殿下是时时刻刻地保持着警醒,这才能从其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选择了退休的朱载熙,走了父亲的老路,开始全国到处地周游,不过他显然没有朱厚照的好身板儿,所以最后病死在了云南,同一天病逝的,还有他一母同胞的妹妹。

    宁安大长公主!

    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兄妹俩结伴儿去天国见父亲去了。

    说不定他们这次还能见到未曾闻面的母亲夏氏呢,谁知道呢?

    光熙帝薨世之后,新皇才快马加鞭地来到了云南,扶灵北上,这也让无数人在孝道上攻讦新帝。

    不过这位从斗争起家,从小儿学的就是怎么耍手段,怎么会将朝臣们的批判放在眼里?

    革职查办,打板子流放,总之皇帝一点和你撕破脸皮,倒霉的永远都是弱势的一方。

    朝臣们急忙地调整策略,已经晚了,爱记仇小心眼的皇帝几乎将朝堂换了个遍,这场风波才算是结束了。

    老相张居正黯然离开朝堂,至于海瑞这样的人,压根儿就没有出头的机会。真是白瞎了朱载熙的一片好心,反正儿子不领情,朱载熙并不知道,他也不会伤心就是了。

    这位新帝一点父祖之风都没有,忙着阴谋诡计,到了后期,甚至重用宦官,开始求长生之道。

    甚至因为炼丹,将乾清宫给烧了,不过朱载熙看不到就是了。

    朱载熙算是幸福了一辈子,少有波折,一帆风顺,人人都说这位是因为有个好爹,这也不能否认。

    当然,更为主要的是,朱载熙本身的才华能力手段不能否定,让大明朝的繁荣又延续了数十年,这个功劳是抹杀不掉了。

    至于子孙不肖这种事情,似乎很多人都无法避免,诟病又能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总觉得写崩了的感觉~

    就酱紫吧~